丙泊酚动物用药指导建议

2024-07-08



丙泊酚动物用药指导,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丙泊酚

Propofol

全文包含了丙泊酚的适应症、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剂量等多部分知识。正文共5619字,相对较长,但是一篇非常值得你花时间阅读学习。建议分享和收藏慢慢学习。

处方要旨

注射用短效催眠药;

禁忌症:对本品或其成分过敏者;

慎用:剧烈应激、有外伤、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癫痫或有过敏史;

不良反应:常见暂时性呼吸抑制。给药过快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引起组胺释放和过敏反应。注射时可引发低血压、癫痫样症状(抽动、角弓反张、间歇性抽搐)。猫重复给药:增加享氏小体的产生,延缓创口愈合、厌食、嗜眠、抑郁和腹泻;

轻微镇痛作用;

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时要减小剂量;

严格的监控和患宠支持能力;

患有肝病的猫苏醒时间会更长。

适应症

对适合的患宠,丙泊酚是一种很有效的诱导麻醉剂(尤其在进行气管插管术或进行吸入性麻醉之前);作为门诊病例的诊断或小手术(如裂伤修复、放射检查、牙科手术、活组织检查、内窥镜检查等)的麻醉剂;也可用于治疗顽固性癲痫。

丙泊酚治疗顽固性癫痫持续,较少的心血管抑制,与戊巴比妥相比回收更平稳。丙泊酚对灵缇犬以及患有心脏节律异常的病例尤其有效。低剂量的丙泊酚用作犬的食欲促进剂。

患有肝病和肾病以及轻、中度心脏病的动物可安全使用丙泊酚

对于犬,丙泊酚的适应症是:①作麻醉的诱导剂;②麻醉时间维持 20 min;③当用吸入性麻醉剂作为维持麻醉时,用作全身麻醉的诱导剂。

药理学/药效作用

丙泊酚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一般麻醉剂的短效注射催眠药。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

给犬缓慢静注丙泊酚可产生快速的、平稳的麻醉效果(30~60s内)。亚麻醉剂量可产生镇静、抑制、对周围环境无意识。麻醉剂量可导致丧失意识和良好的肌松作用。

丙泊酚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包括动脉低血压、心动过缓(尤其与其他麻醉剂配合使用时)以及肌肉收缩力减弱。快速注射或高剂量时,呼吸抑制作用明显。丙泊酚还有降低静脉压、增强食欲以及止吐的作用。不会出现产后恶性高热,并且止痛的作用很小或没有。

药代动力学

丙泊酚静注后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并在 1min 内产生作用。单次快速注射其效果可维持作用2~5min。它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95%~99%),可以穿过胎盘,并且有高度亲脂性,因此可以进入母乳。

丙泊酚的短效作用与它从中枢神经系统到其他组织的快速再分布有关。它在肝脏中通过葡萄糖醛酸苷结合作用,快速地生物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并通过肾脏排泄。由于猫不能像犬和人一样进行葡萄苷酸结合作用,这也可能解释了猫在连续给药后就出问题的原因(见下述不良反应)

丙泊酚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限。稳态分布容积大于3 L/kg,消除半衰期为 1.4 h,清除率大约为 50 ml/(kg • min) 。

禁忌症/慎用/警告

对本品或其成分过敏者禁用。对全身麻醉剂和镇静剂禁用的病例也不可使用本品。只有对动物严格的监控和患宠有自主能力时才可使用本品。

丙泊酚对处于休克、严重应激或有外伤的病例(插管/换气)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抑制高度敏感,这些病例应慎用。使用丙泊酚麻醉时应保证充分的注射量,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由于丙泊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非常高,因此患有低蛋白血症的病例对其不良反应更敏感。这种情况下应选择其他一般的麻醉剂。

丙泊酚没有镇痛作用,手术期应考虑志使用镇痛药。对有高脂血症、癫痫或过敏症患病历史的病例,使用丙泊酚时应该权衡其优点和风险。有过肝脏疾病的猫对长期的治疗会很敏感。

不良反应

临床上出现暂时性的呼吸抑制是比较常见的,且一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给药过快,也会出现呼吸暂停和紫绀,因此,应缓慢给药(每30s给25%预计剂量,直到发生预期作用)。同时应进行辅助通气直到重新开始白主呼吸。

已经证实丙泊酚可诱导一些患宠分泌组胺,但在人很少导致过敏反应。丙泊酚可直接抑制心肌活动,导致低动脉压。

犬偶尔会发生癫痫样症状(划水、角弓反张、肌痉挛性抽播)如果持续时间长,可静注地西泮。丙泊酚同时具有抗惊厥和导致癫痫症状的作用。有癫痫病史的病例应慎用此药。但是,一些临床医师认为在癫痫病例或可导致癫痫的手术(如脊髓造影术)中,丙泊酚比硫喷妥纳更适合。

丙泊酚价格高且应单独使用,因为它是细菌的良好生长介质(不含防腐剂)。

在与其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前给药(如乙酰丙嗪、麻醉药、地西泮等)同时使用时,应考虑减少 25%剂量(单独剂量)。对非常瘦弱的病例也要减小剂量。

猫重复使用(每天1次)或长期用于猫叫综合征,可增加亨氏小体的产生,延缓恢复厌食、嗜眠、抑郁和腹泻。亨氏小体是由红细胞氧化损伤产生的,这已由其他酚类药物在猫体内得以证明。犬连续用药是安全的。

人注射时会有痛感,但犬和猫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静注渗出血管时无刺激性,不会导致组织坏死。

丙泊酚的镇痛作用不佳,因此,在有剧烈疼痛的手术前后应使用适当的镇痛剂。

用药过量/急性毒性

超剂量可显著的抑制呼吸,并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抑制。过量使用丙泊酚的处理,应注意停止给药,人工输氧,必要时要对心血管抑制进行对症和支持疗法(如静脉输波、升压药、抗胆碱药)。

繁殖/哺乳安全

丙泊酚可穿过胎盘,尚未确定它在妊娠期的安全使用。高剂量(6倍于推荐剂量)可增加实验动物的母体死亡率,并降低出生后幼儿成活率。FDA 将此药列为人的B类用药。

对人不推荐哺乳期使用丙泊酚,因为异丙酚可分泌进入母乳,井且尚不明确口服小剂量是否有影响。兽医对妊娠动物应慎用此药。

药物相互作用

已经报道的药物相互作用或人及动物使用丙泊酚后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也许对患宠表现得更为明显。

•吸入麻醉药(氟烷,异氟烷):可能会增加丙泊酚的血药浓度;

•局部麻醉药:减少丙泊酚镇静或催眠剂量要求;

•抗胆碱能药丙泊酚可能加剧动物诱发心动过缓,特别是术前使用阿托品类药物的动物;

•氯霉素:可减少丙泊酚的清除,并延长恢复时间;

•可乐定:提前给与可乐定时,可能会减少丙泊酚的用量要求;

•中枢系统抑制药:增加镇静,麻醉和心肺抑制的可能性;

•抑制肝脏 450 酶系统的药物(氯霉素,西咪替丁,酮康唑):可能延长苏醒时间,临床上并不明显,但对猫作用很显著;

•芬太尼:增加在儿科患者(人)心动过缓的风险;

•美托咪定:使用美托咪定后再用丙泊酚,可能发生低氧血症,需要调整剂量并全程监控;

•胃复安:对人,胃复安通过诱导减少丙泊酚20%~25%的用量;

•咪达唑仑:用丙泊酚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使咪达唑仑的血浆浓度可能增加高达 20%。

•阿片类药物:如果一起使用,可能增加阿片和丙泊酚的血药浓度。

剂量

■犬/猫:

犬:使用丙泊酚为全身麻醉做诱导

滴定的剂量应考虑患宠的反应,超过30~60s 或直到出现预期作用。快速注射丙泊酚(<5s),可增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单独给予丙泊酚或术前给予丙泊酚时,对于健康犬,平均丙泊酚诱导剂量率显示在下面的表中。此表仅供参考。应根据患宠的反应和速率考虑剂量。

图片

上述术前给予丙泊酚的剂量和速率,根据下述平均剂量,可能低于它们作为单一用药时的标签指示:乙酰丙嗪 0.06 mg/kg,可肌注,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羟吗啡酮 0.09mg/kg,可肌注,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甲苯噻嗪 0.33mg/kg,可肌注,皮下注射。这些药物作为术前药物可以显著减少丙泊酚的给药量。与其他镇静催眠药合用,术前使用阿片类药物和/或α2受体激动剂的量会影响患宠的对丙泊酚诱导剂量。当术前用药时,随着动物年龄的增加可能会降低丙泊酚的剂量。应始终根据患宠对丙泊酚的反应决定滴定剂量。在诱导过程中,可额外给予低剂量的丙泊酚,类似以方便插管或过渡到吸入维持麻醉。

犬:用丙泊酚维持全身麻醉

①间歇性的注射丙泊酚:麻醉可以通过间歇的静脉注射丙泊酚来维持。根据临床反应来确定维持注射液的量和频率。下表提供指导

图片

重复给予维持剂量的丙泊酚不会导致苏醒时间或给药间隔增加,表明丙泊酚的麻醉作用不累计。

②通过吸入麻醉维持:由于丙泊酚代谢迅速,额外低剂量的丙泊酚,类似维持用剂量丙泊酚,可能需要吸入麻醉过度至维持麻醉。丙泊酚的临床使用试验表明,由于丙泊酚的快速苏醒,有必要使用吸入麻醉剂氟烷,其初始浓度高于巴比妥类诱导麻醉剂的常用剂量。

猫:使用丙泊酚为全身麻醉做诱导

指导诱导剂量为:对于没有收到前驱麻醉剂的猫剂量为4.1~8mg/kg,对于收到前驱麻醉剂的猫剂量为 2.7~8mg/kg。对于给予前驱麻醉剂的猫其诱导剂量应减少16%~24%(剂量节约效应)。在诱导剂量给药结束 60s内通常会观察到麻醉现象。使用推荐诱导剂量在没有前麻醉的麻醉持续时间约 3 min,有前麻醉的麻醉持续时间为 3~6 min。猫大约在 30 min 内恢复完全站立的能力。个体麻醉时间有所不同。猫单独给予丙泊酚的诱导剂量,或当它是仅供参考。

实际诱导剂量应该根据患宠的反应。

图片

猫:用丙泊酚维持全身麻醉

麻醉能够通过间歇性静脉注射来维持。管理使用间歇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可以维持。对于猫,每份丙泊酚的维持剂量,麻醉时间3~5min。临床反应可能有所不同,是由剂量、给药次数和维持注射频率决定。丙泊酚的维持剂量和频率应该根据患宠的反应。下表提供参考。

图片

对猫,通过吸入麻醉来维持全身麻醉:给予额外低剂量的丙泊酚,类似维持剂量,是必要的,以便于吸入麻醉过渡至维持麻醉。

注:除非另有说明,下列剂量为乳状丙泊酚。

作为麻醉剂:

①单次注射(每30s给25%预设剂量,直到出现预期作用):

健康,没有麻醉前给药的动物:6mg/kg,静注。

健康,有麻醉前给药的动物:使用安定药(乙酰丙嗪)后,4 mg/kg,静注;使用镇静剂(如赛拉嗪、类吗啡物质)后,3mg/kg,静注。

连续输液

镇静:0.1 mg/(kg • min)。

外科小手术:0.6mg/(kg •min)或 1mL(10 mg)/[min(12~-25)kg]体重。

②犬:不用麻醉前给药:5~6mg/kg,静注。乙酰丙嗪(0.05mg/kg 肌内注射,静注或皮下注射),丙泊酚剂量:3~4 mg/kg,静注。用乙酰丙嗪和羟吗啡酮(0.09mg/kg 肌内注射,静注或皮下注射)作麻醉前给药,丙泊酚剂量:2~3mg/kg,静注。用赛拉嗪或美托咪啶作麻醉前给药可降低之后异丙酚的剂量。

猫:用乙酰丙嗪(0.05~1mg/kg 肌内注射)配合或不配合镇痛药如布托啡诺(0.2~0.4mg/kg,肌内注射)作麻醉前给药,丙泊酚剂量为 4~6mg/kg,静注。若不进行局部麻醉,可用8~13 mg/kg静注插管,若进行局部麻醉,丙泊酚剂量可减小。

③猫:6mg/kg,静注;健康动物每30s给 25%预计剂量,直到可作插管为止。诱导麻醉后,麻醉持续时间仅为 2.5~9.4 min。使用其他吸入药物或持续按 0.4 mg/ (kg •min)输入丙泊酚可获得持续麻醉。如果麻醉效果不充分,可推注 1mg/kg,并增加 25%输入速率。若麻醉过深,停止输入直到适合的麻醉水平。对犬,0.1mg/(kg •min)的输入剂量可达到适合的镇静作用。

④作氟烷或异氟烷麻醉的诱导剂:6.6 mg/kg,静注,未进行麻醉前给药的犬,给药需超过 60s。最好是通过插管,吸入麻醉剂后,再输入丙泊酚。

顽固的癫痫持续症状:

①如果控制癫痫复发,丙泊酚可被用作全身麻醉药戊巴比妥钠的替代品。因为它作用时间短,必须给出一个标淮:IV 初始剂量为6mg/kg ,其次为 0.1~0.6mg/(kg •min)的标准给予。量大可能发生呼吸抑制,麻醉时必须密切监测。此外,丙泊酚可使一些患者出现惊厥作用。有些人认为这是继发肝性脑病(通常手术修补后的门体分流器)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②地西泮或苯巴比妥治疗后,癲病仍持续:3~6mg/kg,静注,随后 8~12 mg/(kg •h)继续滴注。必须对通气不足进行仔细地监控,必要时用机械辅助通气。

③如果使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治疗犬癫痫后仍持续发作:丙泊酚静脉推注量由1~3.5mg/kg 变为 1~3.5mg/kg ,然后使用一个0.1~0.25mg/(kg •min)[可涨至 0.6 mg/ (kg •min)]的标准注射器泵持续给药 6~12 h,然后逐渐下调;丙泊酚的 CRI 最长期限是约 48 h。如果用于猫,仔细监控 PVC和CBC(亨氏体贫血,溶血性贫血),并且丙泊酚剂量应尽可能低,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

■兔、啮齿动物、小型哺乳动物:

①兔:5~14mg/kg,缓慢静注[20 mg/(kg •min)],不推荐作为单独的维持药物。

②小鼠:26 mg/kg,静注。大鼠:10mg/kg 静注。

■爬行动物:

①蜥蜴:3 mg/kg,静注,通过椎管内或尾静脉或腹侧股部静脉注射。3~5min 后增加剂量。同样也可用于龟。

②5~15mg/kg,静注或骨内输液;蛇多采用心脏给药方法。

监测指标

①麻醉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程度;

②呼吸抑制;

③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心率、心节律、血压)。

理化性质/别名

丙泊酚是一种烷基苯酚衍生物(2,6-二异醛苯酚)。商品化注射液无论为粗滴状乳剂,还是透明(室温下)的无脂微乳液,其中包含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可作为防腐剂。含有100 mg/mL大豆油、22.5mg/ mL甘油及 12 mg/mL卵磷脂。乳剂pH为7~8.5。

贮藏/稳定性

粗滴状乳剂:丙泊酚注射液 22℃以下贮存,但不要低于 4℃,不可冷藏和冷冻,避光保存。使用前充分摇匀。若乳剂分层,不可使用。生产商建议将使用后剩余药物或开封超过 6h的药品丢弃。

无脂微乳液:室温下避光保存。不能超过 30℃,不可冷藏。长时间暴露于温度低手 20℃时可能造成雾状的外观。当将其放置20~30℃的环境中,又会恢复至透明状。轻轻搅拌会加速这一过程。首次使用至 28 天后,丢弃未使用的部分。

配伍/复合因素

丙泊酚(粗滴状)与常用的静脉注射液相容,可注射到一个连续静脉输液管内。据报道,与丙泊酚相容的药物(部分清单)包括:氨芐青霉素,布托啡诺,葡萄糖酸钙,头孢唑啉,头孢西丁,氯林可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右美托咪,苯海拉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肾上腺素,芬太尼,呋塞米,肝素钠,胰岛素,氯胺酮,劳拉西泮,硫酸镁干燥,甘露糖醇,纳洛酮,戊巴比妥钠,钾酰氯,心得安,碳酸氢钠,琥珀胆碱,硫喷妥钠,维库溴铵。与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不相容。


转载出处:威狼兽医教育

阅读25
分享
写评论...